此次,易烊千玺在《T》Magazine 3月新刊“后浪”拍摄中,以 AC Gallery 「 后浪 」90后艺术家群展现场作为此次杂志的拍摄场地。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青年艺术家拥有不同的个性以及对待事务的方式,「 后浪 」展览将这些鲜活的“个例”融合在一起,这次拍摄,让时尚与空间成就框架,让现实与画作相互碰撞,艺术便有了不一样的诠释。这不仅是艺术世界的发展历程,也是一个人在认知自我的道路上,必然面对的新潮澎湃。
让我们来欣赏下在本次拍摄中易烊千玺对哪些艺术家的作品进行了不一样的诠释。
张佳星(生于1990年)使用一些常见的材料进行创作,这些平凡的材料在艺术家的精心组织下,形成了某种不同于以往的视觉关系和形式。他的大部分作品不会去预想后来的结果,而是在过程中去体验某种材料或颜色或结构所带来的感觉,对画面来说也是在找一种结枃的平衡,这样一来有时运气也会变得更加的重要。300x200cm是他在工作室空间中视觉感受范围里最合适的尺寸,在帆布染色与非绘画材料使用的过程里通过这种未知的画面寻找视觉上的均衡、这样一来《Five hundred》是对特定空间与材料转换进行的感受和思考。
《Five hundred》, 2016,300x200cm
帆布,丙烯,油画颜料,喷漆,pvc管
易烊千玺,《后浪》,2019,平面摄影,摄影师:许闯
作品选于艺术家张佳星《Five hundred》
易烊千玺,平面摄影,摄影师:许闯
作品选于艺术家张佳星《Five hundred》
谭英杰(生于1992年)这两年的作品皆以项目形式介入到特定的现实空间,以剥离语境下的个体认知方式重构空间中的多重体验,解构矛盾关系中的对立叙事,强调空间触觉感受与观念联想的双重体验。《0319号》作品的名字以时间的日期为作品名称,他是《有机体的秘密》系列的半平面作品系列的延伸。这个系列的作品是将人的身体行为在日常中的反复状态外化到一个触碰的临界过程。因此我将一天的工作限定在指尖的触碰与挤压上,作用于蕾丝网布穿透的临界过程,单位时间内的反复工作的结果则被记录在挤压的外部面。
谭英杰,《0319号》,2017,粘土,55x84cm
谭英杰,《0319号》,「 后浪 」展览现场
易烊千玺,平面摄影,摄影师:许闯
作品选于艺术家谭英杰《0319号》
易烊千玺,平面摄影,摄影师:许闯
作品选于艺术家谭英杰《0319号》
易烊千玺,平面摄影,摄影师:许闯
作品选于艺术家谭英杰《0319号》
杨牧石(生于1989年)将收集而来的废旧工具通过各种生产方式锐化成为质感不同的黑色几何状物体,进行着“无效生产“;在2017年的个展“强制执行”中,他制造出更加精确的“错误”:即把处理后的材料经过各类计算后集合成为不同形态的单件。杨牧石在制作过程中重新审视工具作为城市的残躯,并以残缺的物质结果激发了观众对于城市的发展、变革以及生产关系的思考。
杨牧石,《锐化-条》,2017,(NO.3),「 后浪 」展览现场
易烊千玺,平面摄影,摄影师:许闯
作品选于艺术家杨牧石《锐化-条》
易烊千玺,平面摄影,摄影师:许闯
作品选于艺术家杨牧石《锐化-条》
易烊千玺,平面摄影,摄影师:许闯
作品选于艺术家杨牧石《锐化-条》
孙一钿(生于1991年)的绘画创作,将那些原本制作粗劣、外形局促的塑料充气玩具变得精致细,它们在讲究的打光中投下充满戏剧感的影子,神态生动,勾起了人们心中一股莫名的欲望一一充气塑料玩具的骗局似乎突然得到了升级。孙一钿将这些原本用于哄骗或自欺的东西,极力描绘得更加惹人怜爱,也就更具有伪装性。
孙一钿,《热带企鹅》,2018,布面丙烯,230x183cm
孙一钿,《热带企鹅》,「 后浪 」展览现场
易烊千玺,平面摄影,摄影师:许闯
作品选于艺术家孙一钿《热带企鹅》
葛雅静(生于1990年)喜欢在作品中将非绘画材料与绘画材料并置,呈现它们的冲突对撞。作品本身具有符号化的象征意味,是流行文化,葛雅静将商品消费信息附着于非绘画和绘画作品上,灵感来源于燕郊大街上角落里随处可见的招贴;她把流行文化,商品消费信息附着于非绘画材料上,《I‘m coming》选择木头这种天然材料,在制作时考虑的就是材料质感,颜色,形态等视觉美学上的问题,用铜丝穿过将它们组合安装的方式更加有趣,灵活。所呈现的作品面貌更像一个行走中人的动态定格,每部分都为整体服务,缺一就会失去平衡,它的每条腿上的“tattoo”“小广告如同每个人所扮演的日常角色与身份标签。
葛雅静,《I’m coming》,2018
木条,易拉罐,铜丝,布基胶带,喷漆 ,尺寸可变
葛雅静,后浪展览现场
易烊千玺,平面摄影,摄影师:许闯
作品选于艺术家葛雅静的《I’m coming》
陈作(生于1990年)的绘画则是源自印象深刻的记忆片段中,画面中的人型大多没有明确身份,然而却精准地投射出艺术家的某种情感,他们在和周围的环境关系里形成一种感知的体验。模棱两可的地点,似是而非的人物,都指向一片精神的“灰色地带”。这种不确定性、边缘感也一定是艺术家大量情感交错的汇集处。
陈作,《皮特》,2018,布面油画,42x35cm
陈作,「 后浪 」展览现场
易烊千玺,《T》杂志内页,摄影师:许闯
左一作品选于艺术家葛雅静的《I’m coming》
左二作品选于艺术家陈作《皮特》
易烊千玺,《T》杂志内页,摄影师:许闯
左一作品选于艺术家陈作《面紫》
左二作品选于艺术家谭英杰《0319号》
摄影:许闯
造型:范琼
发型:张凡
化妆:鑫淼
监制:李森
艺人统筹:姬畅
场地提供:AC Gallery
关于我们
AC Gallery 作为以二级市场为基础的艺术机构,将以对前辈大师作品的收藏研究为基础,同时挖掘具有潜质的中青辈艺术家,从而建立一套良性的艺术发展链。展现经典作品的当下性和新艺术的多元化,从而在艺术史与全球化的时空维度中建立起自我坐标。
• AC Gallery 开放时间 •
每周一 闭馆
Close on Monday
周二 – 周日
Tuesday – Sunday
10:00 – 6:00 pm